时光荏苒

  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物件默默无语

  却见证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

  为大力传承和保护历史文脉,守住拱墅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在城中村改造推进过程中,拱墅成立区内首个文保小组。小组成员深入到辖区的拆迁现场,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具有人文情怀和乡愁记忆的老物件。

  今年,拱墅要完成整村拆迁和拆整结合24个村,拆迁农户5000余户。拱墅城中村改造工作轰轰烈烈展开的进程中,拱墅的文保工作也全面铺开了,全区上下通过征集、捐赠、收集等形式,抢救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具有人文情怀和乡愁记忆的老物件,守住拱墅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

  自5月18日开展征集工作以来,历时一个月,目前,文保小组共收集建筑、民俗、生产生活三大类有价值的老物件161件(组)。

  建筑类老物件

  

「 古门楼雕花」

  

「 杨店高桥」

  生活类老物件

  「 雕花木床 」

  

「 雕花柜子 」

  “给博物馆比我自己保存放心!”家住祥符直街的邵宗年老人,听说文保小组的工作以后,主动捐出了曾奶奶辈的嫁妆——一整套保存完好的雕花木床和衣柜,这套家具曾伴随邵宗年老人走过童年、青壮年直至白发,具有浓浓的运河市井文化气息。

  「 奶奶辈的梳妆台 」

  「 暖手铜炉 」

  「 筷筒 」

  「 铜勺」

  此外,像褪了色的暖手铜炉、老旧的八仙桌、奶奶辈梳妆台……在文保小组整理存放“宝贝”的场所内,随处可见这样有着拱墅人专属回忆的老物件,无不透露着传统运河人家最真实的生活细节。“这些东西别说年轻人没见过,有的我们也叫不上名字。”工作人员说,通过文保小组扎实细心的工作,大量老物件已登记造册。

  下一步,文保小组还将继续奋战在拆迁一线,把发现和登记的老物件交由文物专家,做好鉴定和收藏工作,确保城中村改造中的文物和民俗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。下半年,居民将有望在家门口看到这些老物件的集中展示。

  

除了全区层面的“老物件”收集

  各街道社区也正在积极地展开搜集和整理工作

  日前,善贤社区发起征集令

  寻找老物件,留住记忆和乡愁

  征集令

寻找老物件 留住乡愁和记忆

  社区文化家园(社区书苑)建设是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“文化引领”战略和“书香拱墅”建设的一项实事工程,是通过整合提升社区原有阵地设施的基础,构筑“三大空间、三个一”(即“悦”览空间、文艺空间、健身空间、一个社区讲堂、一个展陈厅、一个舆情工作室),打造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综合体和基层精神文明传播平台。其中,善贤社区是试点社区之一,为更好的传承善贤文化,记录善贤变化发展的风雨历程,留住百姓生活变迁历史记忆,善贤社区现面向全区征集与善贤地域有关的老照片、老物件以及有关史料,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,踊跃提供。

  一、征集时间

  2017年6月15日—6月30日。

  二、征集范围

  与善贤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生活等各领域、各个时期的各类老照片、老物件。

  (一)老照片

  1、反映善贤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、重要会议、重要活动、重大工程建设的照片。

  2、在善贤出生或生活、工作过的知名人物的工作生活照片。

  3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照片,包括农业生产、民俗风情、民间工艺以及善贤坝的历史等。

  4、各个时期的个人家庭照、结婚照、满月照、生活照、工作照等老照片;反映善贤不同历史时期风貌的各类照片。

  5、其它有收藏价值的老照片。

  (二)老物件

  1、反映善贤历史沿革、重要活动、重大工程、风土人情的报纸、老影像资料、书籍、日记本、证照、牌匾、家谱等各类老物件。

  2、反映善贤民俗风情、民间工艺、生活变迁的生活用品用具、建筑部件等。

  3、在生产中使用过的农具、运输工具等生产用品用具。

  三、征集方式

  若您有符合上述要求的老照片、老物件,欢迎及时与社区联系,一经选用,社区将给予一定的报酬。

  联系人:胡继峰

  联系电话:88016550

  邮箱:shanxianshequ123@126.com

  

  

  

「 善贤社区目前征集到的一部分老物件、老照片 」

  来源:拱墅区文广新局 善贤社区

  编辑:吴晶